2023年上海教師招聘模擬試題及答案34
1.有些人看到商人賺很多錢,他會顯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視“為富不仁”者的態度,以保持心理平衡。這是態度的( )。(單選)
A.知識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價值表達功能
D.自我防御功能
2.監考老師在考生身邊來回走動會影響學生水平的發揮,這種現象是( )。(單選)
A.社會助長
B.社會干擾
C.社會惰化
D.社會促進
3.個人的觀念與行為由于受實際的或想象的群體壓力的影響,而與多數人保持一致的現象稱為( )。(單選)
A.從眾
B.依從
C.順從
D.服從
4.“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是指人際吸引中的( )。(單選)
A.互補性
B.物理距離的接近性
C.相似性
D.交往的頻率
5.俗話說:“人逢喜事精神爽”這種情緒狀態屬于( )。(單選)
A.激情
B.應激
C.心境
D.熱情
6.具有感染性的、比較平穩而相對持久的情緒狀態是( )。(單選)
A.熱情
B.心境
C.激情
D.應激
7.奧爾波特的特質理論將人格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其中個人特質包括( )。(多選)
A.中心特質
B.首要特質
C.根源特質
D.次要特質
8.對于性格與氣質之間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多選)
A.性格與氣質的性質是不同的
B.性格與氣質的生理基礎有所區別
C.性格可以指導氣質的發展
D.氣質會使性格帶上一層獨特的色彩
9.人們通常認為美國人民主、熱情,英國人有紳士風度、保守,法國人愛好藝術、浪漫等,這種現象稱為社會認知信息整合過程中的暈輪效應。( )(判斷)
10.一位熱情而熱愛教育工作的教師為了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及提供一個更有情趣的學習環境。新學年開始了,他對教室進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內周圍的墻上張貼了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圖畫,窗臺上還擺放了花草、植物,使教室充滿了生機。提問:請你運用有關原理分析教師做法是否正確,為什么?(案例)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心理的社會態度的功能。社會態度的功能主要包括適應、自我防御、價值表現與認識或理解功能。社會態度的自我防御功能:態度作為一種自衛機制,能讓人在受到貶抑時用來保護他們自己。如有些人看到商人賺很多錢,他會顯示出自命清高和鄙視“為富不仁”者的態度,以保持心理平衡。D項正確。
A項:知識功能又稱認識或理解功能,指一種態度能給人提供一種作為建構世事手段的參照框架,因此它能引起意義感。比如在政治爭論中你的態度常常為評價政治候選人提供一種參照框架。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適應功能也叫工具性功能,指人的態度都是在適應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形成后起著更好地適應環境的作用。適當的態度將使我們從重要的人物(雙親、老師、雇主及朋友等)或群體那里獲得認同、贊同、獎賞或與其打成一片。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價值表達(價值表現)功能,指在很多情況下,特有的態度常表示一個人的主要價值觀和自我概念。如在參與某種群眾性運動時,手持某一政治人物的標語牌表明你贊同這一運動主題。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D。
2.【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心理的群體心理中的社會干擾。這種當他人在場或與他人一起從事某項工作時而使個體行為效率下降的現象稱作社會干擾。比如,考試時,有些考生會因為老師站在旁邊,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就屬于題干中的類型。B項正確。
A、D項:社會助長又稱社會促進,社會助長是指個體與別人在一起活動或有別人在場時,個體的行為效率提高的現象。例如,個體在獨自騎單車的情況下時速是每小時24英里,如果與別人騎單車競賽,時速會更快。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社會惰化又稱社會抑制,主要指當群體一起完成一件工作時,群體中的成員每人所付出的努力會比個體在單獨情況下完成任務時偏少的現象。這種現象一般發生在多個個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而合作,自己的工作成績又不能單獨計算的情況下。與題干不符,排除。
故本題選B。
3.【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心理社會影響中的從眾。從眾是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放棄自己的意見而采取與大多數人一致的行為的社會現象。日常生活中的從眾,可以表現為在臨時的特定情境中對占有優勢的行為方式的采納,如暴亂中跟隨大家一起破壞。也可以表現為長期性的對占優勢的觀念與行為方式的接受,如順應風俗、習慣。A項正確。
B項:依從指人們為了獲得獎勵和避免懲罰而采取的與他人要求在表面上相一致的行為。
依從行為不是自己愿意這樣做,而是迫于外界強制性的壓力所采取的一時性的行為。依從包括從眾和服從兩種。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順從是指人們在外在的壓力下(非命令,如他人的請求)而改變原有的行為,使
他人的請求得到滿足。順從與從眾都是個體因外在的影響而產生的行為變化。順從是因特定
對象個體施加直接影響而產生;從眾是個體在群體的壓力下自發產生的一種跟從行為。順從
的理由是內在的,因順從者必須有一定的認可,才會順從其要求去行為。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服從是個人按照社會要求、群體規范或他人的意志而做出相應行為的社會現象。
服從與從眾有著本質的不同。在從眾情況下的個體,是自愿的,而在服從情況下的個體則完全不是自愿的,是應別人的要求去行動的。服從包括兩個方面,即對權威人物命令的服從和在有一定組織的群體規范影響下的服從。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A。
4.【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心理社會關系中的人際吸引。人際吸引是人與人之間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歡和親和的現象。人際吸引是在合群需要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影響人際吸引的因素:相似性與互補性、個人品質、接近性與熟悉性等。影響人際吸引的相似性指的是我們傾向于喜歡那些與我們有相似態度和價值觀的人,并與之相互吸引。他人與自己的觀念、態度的相似或一致,是對自己觀點正確性的證實,所以,人們會更喜歡與那些和自己有相似性的人交往。如題干所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C項正確。
A項:互補性的吸引在生活中也是常見的,當交往雙方的需要和滿足途徑正好成為互補關系時,雙方之間的喜歡程度也會增加。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物理距離的接近性體現在在交往的初期,空間上距離較近的個體,相互接觸的機會較多,更容易增進彼此的了解。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交往的頻率也影響人際吸引。熟悉性和鄰近性二者均與人們之間的交往頻率有關。
處于物理空間距離較近的人們,見面機會較多,容易熟悉,產生吸引力,彼此的心理空間就
容易接近。常常見面也利于彼此了解,使得相互喜歡。但交往頻率與喜歡程度的關系呈倒U
型曲線,過低與過高的交往頻率都不會使彼此喜歡的程度提高,中等交往頻率時,彼此喜歡程度較高。熟悉能增加喜歡的程度??吹降拇螖禃黾酉矚g程度,但次數也有一定界限,超
過一定界限會產生厭煩的感覺。另外,次數的作用只表現在積極的或中性刺激物上,而對反
面的東西即使增加見到的次數,也不會導致對這個東西的喜歡。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
5.【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情緒的分類。心境是指人具有彌散性的心理狀態。“人逢喜事精神爽”屬于心境范疇。C項正確。
A項:激情是一種爆發式的、猛烈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例如,狂喜、暴怒、恐懼、
絕望、劇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現。它往往帶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較明顯的外部行為表現,
如暴跳如雷、渾身戰栗、手舞足蹈等。激情發生時,意識范圍縮小,意識對行為的控制作用
明顯降低,理解力降低,判斷力減弱,易感情用事,不考慮后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B項: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當人們遇到突
發事件或意外發生危險時,為了應付瞬息萬變的緊急情況,就得果斷地采取決定,迅速地做
出反應。應激正是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的內心體驗。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沒有這個情緒分類。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C。
6.【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情緒的分類。心境具有彌漫性,是比較平穩且持續時間比較久的情緒狀態,具有感染性等特點。B項正確。
A項:沒有這個情緒分類。與題干不符,排除。
C項:激情是一種爆發式的、猛烈而時間短暫的情緒狀態,例如,狂喜、暴怒、恐懼、
絕望、劇烈的悲痛等,都是激情的表現。它往往帶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較明顯的外部行為表現,
如暴跳如雷、渾身戰栗、手舞足蹈等。激情發生時,意識范圍縮小,意識對行為的控制作用
明顯降低,理解力降低,判斷力減弱,易感情用事,不考慮后果。與題干不符,排除。
D項:應激是出乎意料的緊迫情況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緊張的情緒狀態。當人們遇到突
發事件或意外發生危險時,為了應付瞬息萬變的緊急情況,就得果斷地采取決定,迅速地做
出反應。應激正是在這種情境中產生的內心體驗。與題干不符,排除。故本題選B。
7.【答案】ABD。解析:本題考查奧爾波特人格理論。奧爾波特把人格特質分為共同特質和個人特質,共同特質指的是一群人都具備的特質,個人特質指的是一個人具備的特質。個人特質分為首要特質、中心特質和次要特質。首要特質一個人身上只有一個,是一個人最具有代表性的特質;中心特質一個人身上有5-10種,伴隨著首要特質出現具有代表性的特質;次要特質一個人一般只有一個,一般特質比較特殊,只有在特殊的情況下才會出現,比較隱蔽,一般人看不到。A、B、D項正確。
C項:卡特爾將人格特質區分為表面特質和根源特質。表面特質是由一些互相聯系的特性形成的;根源特質是相對穩定和持久的特性,通過因素分析可以發現根源特質是一些單一的因素,是人格的基本成分。與題干不符,排除。
8.【答案】ABCD。解析:本題考查性格和氣質的關系。首先氣質和性格的概括性不同。其次氣質特征表現較早,性格特征表現較晚。再次氣質影響一個人對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方式,因而使性格帶上某種氣質的色彩和具有某種特殊的形式。氣質影響性格的形成和發展,以及形成的速度。性格可以掩蔽和改造氣質,指導氣質的發展,使它服從于生活實踐的要求。A、B、C、D項正確。故本題選ABCD。
9.【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社會心理的印象形成。社會刻板印象是對一群人的特征或動機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體的特征歸屬于團體的每一個人,認為他們每人都具有這種特征,而無視團體成員中的個體差異。題干中,人們通常認為美國人民主、熱情,英國人有紳士風度、保守,法國人愛好藝術、浪漫等這是對一類人的歸納概括,沒有強調個體差異。暈輪效應,也稱光環效應,當我們認為某人具有某種特征時,就會對他的其他特征作相似判斷。故本題錯誤。
10.(1)【參考答案】
材料中教師的做法是錯誤的,引起了學生消極的無意注意,造成了注意的分散。
首先,該老師引起了學生消極的無意注意。無意注意是沒有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對一定事物所發生的注意。無意注意有積極的無意注意,對教學起促進作用,也有消極的無意注意,對教學起消極作用。材料中教師布置的花草、圖畫生動有趣,引起了學生消極的無意注意,不利于課堂教學。
其次,該老師造成了學生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離開了心理活動所要指向的對象,而被無關的對象吸引去的現象,即分心。會導致學生無法集中注意于課堂教學,不利于教學活動的開展。材料中教師布置了生動有趣的課堂環境會導致學生的注意從課堂教學偏離,轉向生動有趣的環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
以上就是2023年上海教師招聘模擬試題及答案34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大家。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上海教師招聘網,如上海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資料、招聘公告、招教答疑、報考指南、報名入口、成績查詢等,可以及時關注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
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省教育廳及教育考試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 [email protected]
轉載請注明:文章轉載自 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 [http://www.jtw6.cn/]
關鍵詞: 上海教師招聘模擬試題 上海教師招聘
填報求職意向
加入考生群

掃一掃填寫求職意向
掃碼填寫上海教師求職意向,為您帶來上海教師崗位推送,填寫完成可進入小程序便捷獲取更多優質崗位!

掃一掃進入考生交流群
上海教師招聘, 上海國編考試,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統招16區】上海教師招... 2023-10-26
- 上海中學招聘:2024年上... 2023-10-17
- 上海中學招聘:2024年上... 2023-10-17
- 上海小學教師招聘:2024... 2023-10-17
- 上海中小學招聘:2024上... 2023-10-17
- 上海2024年虹口區教育系... 2023-10-17
- 上海中學教師招聘:2023... 2023-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