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海教師招聘模擬試題及答案47
1.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是( )。(單選)
A.審美教育
B.文化教育
C.道德教育
D.素質教育
2.下列對素質教育的理解,存在片面性的是( )。(單選)
A.促進學生專業發展 B.尊重學生個性發展
C.教育面向全體學生 D.引導學生協調發展
3.吳老師在組織班會活動時,通常讓表現好的同學做主持人或作重點發言,而表現欠佳的則基本上是聽眾的角色。吳老師的做法( )。(單選)
A.利于激勵學生 B.有失教育公平
C.便于班級管理 D.違背因材施教
4.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 )。(單選)
A.德育
B.創新教育
C.智育
D.全面發展教育
5.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 )。(單選)
A.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 B.進行雙基教學
C.以學科為主教育 D.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6.我國新課改強調課程結構應體現( )。(多選)
A.均衡性
B.選擇性
C.綜合性
D.分科性
7.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包括( )。(多選)
A.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B.著實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C.以學生發展為本 D.以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
8.在實施全面發展的教育中,德育最為重要。( )(判斷)
9.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是美育最高層次的任務。( )(判斷)
10.習近平總書記說:“生活靠勞動創造,人生也靠勞動創造。”勞動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綜合素質、成就幸福圓滿的人生的有效途徑。目前,勞動實踐教育在學校中被弱化,在家庭中被軟化,在社會中被淡化。新時代的教育方針中,“勞”被賦予了與“德智體美”同等重要的價值。請結合實際,談談你對勞動教育的理解,并針對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的勞動教育提出自自己的觀點。(論述)
1.【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基礎教育的內容。基礎教育的核心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質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核心問題。因此,D選項正確。
A選項,審美教育狹義地講是通過藝術手段對人們進行教育,廣義地講是運用自然界、社會生活、物質產品與精神產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給人們以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教育,以達到美化人們心靈、行為、語言、體態,提高人們道德與智慧的目的。
B選項,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勞動創造過程中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確切地說,文化是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的統稱。是人類在社會歷史發展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它包括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個方面。
C選項,道德教育是道德活動的重要形式之一,指一定社會或集團為使人們自覺遵循其道德行為準則,履行對社會和他人的相應義務,而有組織有計劃地施加系統的道德影響。它是一定社會或集團的道德要求轉化為人們內在品質的重要條件之一。
ABC三項均與題意不符合,故本題選擇D選項。
2.【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是素質教育的基本內涵。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素質教育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教育。
由此可知,選項B、C、D均正確,選項A,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專業發展的教育,忽視其他方面的發展,違背了素質教育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故本題選擇A。
3.【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對素質教育的理解。
選項A,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強調在教育中使每個人都得到發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題干中,吳老師讓表現欠佳的同學擔當聽眾的角色,這些同學無法在活動中展現自我,容易導致不愿意參加班級活動,造成惡性循環,不利于激勵學生。
選項B,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指的是素質教育倡導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題干中,吳老師在組織班會時,只讓表現好的同學發言,表現不好的同學只是作為聽眾,說明吳老師在教育時沒有公平公正的對待學生,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同學。
選項C,素質教育是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教師應該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題干中,吳老師對班級同學區別對待,有失偏頗,容易引起部分學生的不滿,導致班級管理難度增加。
選項D,因材施教是指對不同的受教者施以不同的教育,強調對不同情況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題干中并沒有體現吳老師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有的放矢進行教育。
題干中,吳老師讓表現好的同學做主持人或作重點發言,而表現欠佳的則基本上是聽眾的角色,這樣的做法沒有做到面向全體學生,沒有公平公正對待每一位學生,努力開發每個學生的特長和潛能,有失教育公平,不符合素質教育的理念。故本題選B。
4.【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素質教育的相關知識點。素質教育是依據人的發展和社會發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體學生的基本素質為根本目的,以尊重學生主體性和主動精神,注重開發人的智慧潛能,形成人的健全個性為根本特征的教育。
選項A,德育是向學生傳授一定的社會思想準則、行為規范,并使其養成相應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動。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著靈魂和核心作用,起著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
選項B,創新教育包括諸多內容,需要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學生的能力,創造民主、進取、開放的教育氛圍。創新教育需要改革“應試教育”中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需要減輕“應試教育”中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此看來,創新教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髓,針對了“應試教育”的主要弊端。因此,重視創新教育就是從根本上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靈魂。
選項C,智育是教育者以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能來武裝學生,發展學生智力的教育。智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到前提和支持作用。
選項D,全面發展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題干所述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是創新教育,創新教育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精髓,針對了“應試教育”的主要弊端。因此,重視創新教育就是從根本上實施素質教育,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的核心和靈魂。故本題選B。
5.【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相關知識點。基礎教育改革是我國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課程改革則是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核心問題。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選項A,自主選擇是學生主體意識、主觀能動性的表現。教師不能將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學生身上,要尊重學生的觀點與行為。尊重學生的自主選擇強調了教師在教學中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選項B,雙基是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系統的科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教學的首要任務。
選項C,新課程強調教學要從“關注學科”轉向“關注人”,改變以學科為主的教育,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僅傳授本學科的知識,更多需要關注學生在課程中的情感體驗。
選項D,新課程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意味著要關注每一位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生活和情緒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
題干所述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故本題選D。
6.【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課程改革的課程結構,主要有均衡性、選擇性、綜合性。故ABC選項符合題意。
選項A,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
選項B,選擇性體現在新課程適當減少了國家課程在學校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重,在義務教育階段,將10%-20%的課時量給予了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的開發與實施;還體現在國家課程的變通性上,而且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最終必須落實到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上。
選項C,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來的,體現在加強學科的綜合性、設置綜合課程以及增設綜合實踐活動三個方面。
選項D,分科性為干擾選項,與題意不符,故排除。
故本題選ABC。
7.【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選項A、D具體體現在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明確提出:新課改的核心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目標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因此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為重點符合素質教育內容。
選項B,新課程改革并不意味著減輕學生學習負擔,要做到改變對學習的態度,不能把學習當成一見負擔的時期,真正做到熱愛學習,享受其中。
選項C,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即以學生發展為本。
題干中,描述的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匹配選項ACD。
8.【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全面發展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由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技術教育構成。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共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面發展教育中,五育并舉,同等重要。德育在全面教育中起著靈魂和核心作用,起著保證方向和保持動力的作用;智育起前提和支持作用;美育起動力作用;體育是起到物質基礎作用;勞動技術教育有綜合作用。故題干說法錯誤。
9.【答案】√。解析:本題考查美育概念。美育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發展他們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培養他們的高尚情操與文明素養的教育。美育最高層次的任務是形成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故本題說法正確。
10.【參考答案】解析:本題考查勞動教育。
教育目的是整個教育工作的方向,在教育活動中處于主導地位。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教育目的的實現則是教育活動的歸宿。它也是全部教育活動的主題和靈魂,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它貫穿于教育活動的全過程,對一切教育工作具有指導意義。新時代的教育目標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勞動教育是里面的重要組成部分。勞動教育主要是引導學生掌握勞動技術知識和技能,形成勞動觀點和習慣的教育。
勞動技術教育可以綜合德育、智育、美育和體育的作用。勞動技術教育的根本任務是使學生形成勞動情感、態度和習慣,掌握基本的生產技術和技能。勞動技術教育可以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鞏固德育、智育、美育和體育中所獲得的知識、情感、態度、方法和能力,其實質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實踐能力,它是實現個體與社會協調統一、和諧發展的紐帶和橋梁。
勞動教育的主要內容是:一、樹立學生正確的勞動觀點,使他們懂得勞動的偉大意義。了解人類的歷史首先是生產發展的歷史,是勞動人民創造的歷史;懂得辛勤的勞動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根本保證;勞動是公民的神圣義務和權利;懂得輕視體力勞動和體力勞動者,是數千年來剝削階級思想殘余;懂得把腦力勞動同體力勞動相結合的重要意義。二、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情感。養成勞動的習慣,形成以勞動為榮,以懶惰為恥的品質。抵制好逸惡勞、貪圖享受、不勞而獲、奢侈浪費等惡習的影響。三、學習是學生的主要勞動,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將來擔負起艱巨的建設任務。
裴斯泰洛齊第一次提出教育和生產勞動相結合并將其付諸實踐,我國被毛澤東評價為“偉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知也在曉莊學校采用勞動教育。新時代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不管是從教育家的教育理論,還是教育家的教育實踐探索,還是完成教育目的,培養復興中華名族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都需要我們不斷的深化勞動教育,并將其實踐到底。
以上就是2023年上海教師招聘模擬試題及答案47的介紹,希望能幫助大家。考生想要了解更多關于上海教師招聘網,如上海教師招聘考試備考資料、招聘公告、招教答疑、報考指南、報名入口、成績查詢等,可以及時關注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
上海教師招聘考試網申明:
(一)由于各方面情況的調整與變化本網提供的考試信息僅供參考,敬請以省教育廳及教育考試院官方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二)本網注明信息來源為其他媒體的稿件均為轉載體,免費轉載出于非商業性學習目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內容與版權問題等請與本站聯系。聯系方式:郵件 1546217367@qq.com
填報求職意向
加入考生群

掃一掃填寫求職意向
掃碼填寫上海教師求職意向,為您帶來上海教師崗位推送,填寫完成可進入小程序便捷獲取更多優質崗位!

掃一掃進入考生交流群
上海教師招聘, 上海國編考試,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 【統招16區】上海教師招... 2023-10-26
- 上海中學招聘:2024年上... 2023-10-17
- 上海中學招聘:2024年上... 2023-10-17
- 上海小學教師招聘:2024... 2023-10-17
- 上海中小學招聘:2024上... 2023-10-17
- 上海2024年虹口區教育系... 2023-10-17
- 上海中學教師招聘:2023... 2023-08-02